IB的總體理念著重於培養國際公民,能有多語言能力及跨文化的國際人才,培養有全球視野的人,簡單來說,就是放眼國際,尊重多元文化,善於交流的人,培養世界公民為目標。
IB除了培養學生以外,也著重老師的培訓,由於國際中文教育的老師和一般老師及語言老師的任務不一樣,老師更要意識到語文教育的同時,還要引導學生在全球化的議題中,如何帶領學生去探索,在跨文化交流及多種語言環境下,運用真實材料的教材,使學生善於溝通交流,進行多元文化的溝通,在這種溝通之下,如何做一名世界公民,在各種活動教學之下反思及探索。從這種引導教學中,就會發現老師的引導工作是對學生尤為重要,教授國際中文不是教好一種語言,而是建立起跨文化、跨學科的能力,引導學生放眼世界國際,關心國際上的議題,不是單純教授語文,而是建立學生的視野。
所以作為一名IB的老師,更要培養自己的國際視野,有領導能力帶領學生有探究式的學習。
由於IB著重跨學科的訓練,超學科反映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,並使思維超越了傳統的解決問題的二分法,非此即彼的過濾方式。認為超學科學習中固有超越性是主體的超越(Nicolescu, 2014)。老師在進行中文課的時候,除了教會學生認讀字以外,還需要加其他科目的知識,例如中國地理知識、中國歷史知識、中國文化的藝術特色及設計海報的時候,美術呈現的技巧。
課堂之間不乏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,因為IB的課堂中,善於溝通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作為一個小記者進行採訪活動的時候,老師要強調語調及用詞,要做到彼此的文化交流尊重,由於國際學校的背景是多語言的環境,就算是母語中文班級,有同學都會因為中文水平有差異,所以營造大家共同學習的環境是非常重要,加上語言之間很容易造成誤會,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溝通、多元文化的尊重。
IB的框架下,老師在每一個語言教學階段,都不會選定教材,所以中文老師必定自編教材,要因材施教,配合學生的語言程度適合的調配,並能夠以超學科、跨學科的教學主題,選擇教學材料,並且搜集真實材料來進行教學,一份教材頁不能用很多年,因為這個世界議題一直會日新月異,老師也必須把資料更新,以多元文化深度的概念來進行理解性的教學。詞彙方面,不會著重要教難點,而是要視乎實用性,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用上。
探究式教學,由於探究者獨特的背景以及對數據和事件的獨到詮釋,兩位探究者對相同主題的探究不可能得到相同的結果,這就可能導致發現新的現實並實現學習的超越(Montuori, 2013)。這節課要探究的問題是蘇繡如何普及宣傳,在IB的學習中,經常遇到的是探究-反思-行動的學習循環教學,強調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模式,是探究學習成為日常的習慣,鼓勵學生保持好奇心,對世界的議題都有批判性思考,著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。
關於後任務的設計,IB的探究常常被錯誤地認為等同於「動手式學習」或「體驗式學習」,探究是要通過持續反思,努力從體驗中獲取意義,這使得探究有別於任何其它學習模式(Audet, 2005)。
所以在這裡,學生需要想的問題是:
我們是誰
我們身處什麼時空
我們如何表達自己
世界如何運作
我們如何組織自己
共享地球
在這裡,學生可以考慮的問題的我們都有表達意見的權利,這是人的意義,所以我們可以表達對於文化的體會;我們身處現代,我們可以站在現代看以前的歷史
結語:
在超學科的教學下,老師由一位語言的老師變身為通識科老師,老師需要在教學思維上作出轉變,要給予學生必要的理解,也要利用教學工具及對於學科認知能力,在引領學生思考的同時,每個超學科主題都提供了不同的機遇和挑戰,促進老師每次製作教材時的知識積累。通過協作,教師們獲得「超越自己學科的界限的能力,學科自我反思的能力,反思知識整合過程的能力,以及接受新觀點的能力」──這些能力對於融會貫通知識來說都是必要的(Augsburg, 2014)。
老師在教學的路上,也是學習的路上,知識沒有完結的一天,每天都需要不斷積累,每個課題都不一定熟悉,但必須在備課及製作教材的時候,思維條理清晰理解並呈現給學生,引導學生思考才是老師的主要任務,不要令學生只有輸入沒有輸出,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及興趣,在探究過程中勇於發表意見作出選擇,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。